如果想分析Android下某个APP的网络数据交互,需要在Android手机上抓包,最常用的抓包工具非tcpdump莫属,用tcpdump生成Wireshark识别的pcap文件,然后将pcap文件下载到电脑上,用电脑上的Wireshark加载pcap文件,通过Wireshark分析tcpdump抓取的数据。 阅读全文
作为开发者,我们深有体会,不管是进行什么开发,为了部署开发环境,我们往往需要折腾很长时间、查阅很多资料才能完成,而且这次折腾完了,下次到了另一台新电脑上又得重新来过,整个部署过程记得还好,要是不记得又得重新开始,而且遇到Android这种GFW阻隔了开发资源下载链接的环境部署,又尤其浪费时间。所以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教程的初衷跟动力源泉,希望大家参考了这篇教程以后可以轻轻松松在Mac系统下将Android环境部署好。 阅读全文
在Linux下开发网络程序时,经常会遇到需要取本地网络接口名、IP、广播地址、子网掩码或者MAC地址等信息的需求,最常见的办法是配合宏SIOCGIFHWADDR、SIOCGIFADDR、SIOCGIFBRDADDR与SIOCGIFNETMASK作为参数调用函数ioctl分别获得MAC地址、IP地址、广播地址与子网掩码来实现。一次性获取此类信息的C语言代码实现如下。 阅读全文
程序编写完毕以后,可能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,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我们就需要对程序进行调试。最基本最明了的调试办法通常是使用 printf 函数在关心的代码位置打印关心的信息,但是出于代码简洁性的考虑,我们只会在必要的位置加上 printf 打印语句,这样就可能忽略很多潜在的问题,为了找出这些潜在的问题,我们需要用到调试器。 阅读全文
之前有一篇文章《Netlink实现Linux内核与用户空间通信》专门介绍了Netlink相比其他内核交互方式的优点以及Netlink的调用方法,并以NETLINK_KOBJECT_UEVENT(内核事件向用户态通知)为例演示了U盘热插拔信息的捕捉,衍生出另一篇文章《Linux下自动检测USB热插拔》,今天尝试用Netlink来捕捉一下网络接口信息,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实时打印发生变化的网络接口的序列号、上下线状态和接口名称。 阅读全文
Linux下的Chrome相比Firefox,简直太好用了,整体的体验跟Windows版本的Chrome无太大差异,尤其是扩展程序(插件),在Windows、Linux跟Mac上的兼容性都很不错。其中有一款名为Smooth Gestures的扩展程序特别方便,它能够根据不同的鼠标手势执行特定的操作,如刷新、关闭、前进、后退等等。但是这个扩展程序在Linux上有一个BUG,单击右键的时候,无法调出Chrome本身的右键菜单,而是会弹出一个窗口,老是提示你安装“Smooth Gestures”,但问题是它明明已经安装好了,虽然双击右键能够解决这个问题,但是双击总归不方便。 阅读全文
OpenSSL的API使用起来与我们常用的普通网络通信函数大同小异,主要分为初始化阶段、密钥载入及验证阶段、创建SSL(类似于文件描述符(套结字)创建函数socket)阶段、绑定套结字阶段(类似于bind函数)、请求建立连接阶段(客户端特有,类似于connect)、接受连接请求阶段(服务端特有,类似于accept函数)、数据收发阶段(类似于read和write)、结束连接阶段以及结束监听阶段(类似于close)。为了让SSL通信过程更加清晰明了,故自己用C语言封装了5个主要函数,让SSL通信流程为开发者快速掌握、一目了然。
阅读全文
不知道大家是否使用过网络数据抓包工具WireShark,Wireshark能够捕捉出入网卡的每一帧网络包,并能够详细列出网络包的源IP地址、目的IP地址、端口号、协议类型以及数据内容等信息。在数据(Data)一栏,Wireshark按照下图样式将数据(Data)按十六进制以及字符的形式打印出来。这样的打印信息清晰而明了,下面我们就来编写一个格式化数据输出函数hexdump吧。 阅读全文
Linux内核与用户空间通信的方式目前主要有9种,分别是内核启动参数、模块参数与 sysfs、sysctl、系统调用、netlink、procfs、seq_file、debugfs和relayfs。Netlink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描述符(套结字),为2.6.14及更高版本的Linux所特有,是一种在内核与用户应用间进行双向数据交互的便捷方式,用户态应用调用标准的套结字API 就可以使用netlink提供的强大功能,内核态需要调用专门的内核 API 来使用netlink。Netlink应用已经相当广泛,例如,Linux系统的网络防火墙分为内核态的netfilter和用户态的iptables,netfilter与iptables的数据交换就是通过Netlink机制来完成。
阅读全文